五、加强电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电梯事故演练,要号召广大群众参观演练,教育他们懂得应急救援知识。尤其要加强对电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使每位管理人员懂救援知识,会救援程序。让管理人员成为“本家”电梯安全救护员。
六、强化电梯监管力度。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要恪尽职守,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要明确对单位的监督管理就是对其最大的关怀和最好的服务,在计划、布置工作中,要加大对电梯的监督检查力度。安全监察人员对本辖区内的电梯安全状况要心中有数,尤其对公众聚集的商场、超市、居民小区、机场等场所使用的电梯列入重点监控对象,要常监督,常检查。
七、改造老旧式电梯,使用节能降耗新式电梯。原有的老旧式耗电量大、污染严重的电梯进行分类分批改造。支持鼓励将原有变频调压调速等老旧电梯改造为新式节能的永磁同步、能源再生的新式电梯。据有关数据统计,以普通住宅电梯为例,一台新式电梯,每年能节电2万度左右,全市按2000台电梯计算,每年就能节电4000万度。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电梯升级的双重效果,降低能量损耗和减少污染。
八、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着力提高百姓安全意识。据统计,大多数电梯安全事故源于电梯使用管理中乘梯者不安全、不文明行为和电梯关人后营救不当造成。近期我市在开展电梯安全知识“三进”活动期间,市质监局和特种设备协会印制了2000余张电梯乘坐安全须知和安全告知警示牌张挂在每台电梯,深化了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总之,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必须抓好使用单位规范管理和安全使用两个关键环节,针对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认真寻求解决方案,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形成有地域特色的电梯监管的创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