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球罐全面检验时存在的
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咸阳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习建修
摘要:对液化石油气球罐全面检验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应对各种危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球罐检验;危险因素;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液化石油气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很多炼厂都在不断加大液化石油气的产量,为了能够大量储存液化石油气,液化气生产经营单位都在争先恐后的组焊安装液化石油气球罐,其容积也由开始时的400m3发展到了现在的1000 m3和2000 m3,属于大型容器,加之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因此液化石油气球罐检验时的安全问题就成了检验单位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本文将对液化石油气球罐全面检验时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每一种危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
二、危险因素分析:
1、起火爆炸或人员中毒:液化石油气简称液化气,英文缩写为LPG (Liquefied Petroleum Gas),是指常温下加压(约1MPa左右)而液化了的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炼厂气、湿性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炼厂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爆炸极限为5﹪~33﹪,一旦泄露遇见明火就会发生着火爆炸。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诸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杂质,同时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液化石油气出厂前都加入了微量的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等带有刺鼻性气味的硫化物,一旦液化气泄露,这些有害成分就会致人中毒,轻者头晕、胸闷、恶心、呕吐,重者昏迷不醒,危急生命安全。
2、高空坠落:一台容积为400m3的球形储罐,其直径为9. 2米,自地面起的高度为11. 1米,容积分别为1000m3和2000m3的球罐的直径和高度还要增加,要对如此庞大的容器进行检验,就必须搭设脚手架,否则,球罐的内外表面宏观检查、无损检测以及对检验发现的危险性缺陷进行返修处理,都无法进行。在脚手架上,检验人员要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检测,而且有许多检验人员同时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高空坠落。现场检查发现,有的搭架公司管理混乱,偷工减料,随意减少架板并列数量,任意提高架板层间高度,搭设的脚手架不符合规定要求,这就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罐内无云梯,罐外无马道,携带仪器上下很困难。有的搭架公司使用废旧材料搭设脚手架,极易造成检验人员的失稳滑落,发生不安全事故。
3、触电:球罐全面检验,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的要求,除了技术资料审查、内外表面宏观检查、超声测厚和安全附件检查外,还必须进行磁粉检测,以便发现内外表面主焊缝的细小裂纹。磁粉检测前,要用角向磨光机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打磨除锈。角向磨光机、磁粉探伤仪都要用220V交流电,特别是罐内作业,球罐、管架都是导电体,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检验检测人员触电事故。
4、射线辐射:盛装液化气的球形储罐,其结构大多为三带二极混合式,一台400m3球罐就由66块球壳板组焊而成,主焊缝长达310 米,焊接应力是很大的,同时球罐的储存介质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二者共同作用常常导致球罐的应力腐蚀开裂,要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埋藏在焊缝内部的裂纹缺陷,就必须对焊缝进行射线照相,对于球罐这样典型的大型容器,最好的方法就是全景曝光,因而用γ射线源照相效率最高。工业上常用的γ源有钴60、铯137、铱192和硒75,钴60的穿透力强,但灵敏度低,透照范围为60~150mm; 铯137常温下为软体,保管或操作不当都会造成环境污染,风险大,且价格贵,灵敏度低;铱192标准规定穿透厚度为20~80mm,而一般液化气球罐的壁厚为40mm左右,而且铱192的价格适中,灵敏度最高,效果最好;硒75的穿透力小,常用于压力管道的射线检测。因此各个压力容器检验单位都采用铱192γ源对球罐进行射线照相。铱192γ源的技术参数为:焦点尺寸3×3 mm,能量值0.35MeV,理想强度值80~100Ci,半衰期74天,可以保障三台液化气球罐同时开罐检验的射线照相,所以说铱192γ源是球罐检验射线照相的最佳选择。但是γ射线对人是有一定伤害的,它能杀死人的白细胞,降低人的免疫力,损害人的遗传因子,严重时致人死亡,因此在γ射线透照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护,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采取的对策:
1、避免火灾中毒事故。
A、球罐检验前要关闭通向球罐的气相、液相管道阀们,在阀们上悬挂“勿动”警示牌,同时用钢制盲板进行隔断,确保所检液化气球罐与系统彻底解列。
B、球罐检验前要进行充分置换,置换可以用氮气,但造价太高,一般用水置换。置换后要分析化验,罐内可燃气体浓度必须<0.5%,氧气含量应在18%~23%(体积比)之间。每班进罐之前都要取样分析,取样部位要有代表性。
C、在球罐上部人孔处安装一台排风扇,将罐内积聚的可燃气体排出罐外。在球罐下部安装一台鼓风机,向罐内送入新鲜空气,以免打磨时产生的火花遇见积聚的可燃气体发生火灾。
D、检验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最少配备3~5只干粉灭火器。进入液化气站要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液化气站内严禁吸烟,违者要进行处罚。
2、防止高空坠落。
A、脚手架要牢固可靠,架管、架板和管卡等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架板要固定,上下有云梯,罐内顶层必须是满膛架。整个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要经过检验单位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B、进入检验现场,要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严禁穿化纤衣服进站,严禁穿拖鞋进罐。
C、检验时要精力集中,检验中间要适当的休息,同时要做好后勤保障,三伏天防止中暑,天冷时防止感冒,以确保大家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3、严防触电事故。
A、要认真检查用电设备的绝缘情况,若有电缆电线绝缘老化铜芯外露要及时用绝缘胶布包扎,用电检测仪器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检验现场应有专用接线盘,线路始端应接入灵敏可靠的漏电保护器,所有电器应防爆。
B、球罐内应采用24V低压照明,进罐检测必须穿绝缘鞋,下雨天停止检测。
4、减少射线辐射。
A、放源前要办理允许射线检测的相关手续,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限期撤离液化气站内的施工人员,同时在液化气站大门口张贴放源通知,明确所检球罐和放源时间,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其中。
B、根据计算结果,划定透照区域,并用挂有彩色三角旗帜的红线进行隔离,非检测人员不得进入透照区,同时在透照区四周竖立“正在放射,敬请远离”字样的警示牌,还要组织轮流值班和巡回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